金礦之子,土石之路
出生,日據時代的九份
日據時代的九份,是座有「小上海」之稱的淘金山城,因盛產金礦,吸引許多人來此築夢,九份因此繁華一時。

父親是在九份從事礦業的小包商,開採金礦頗有斬獲,因此我自小家境富裕有餘,可惜好景不常,父親轉在瑞芳從事煤礦生意,因進場過早虧損連連,更因日夜在礦坑工作而罹患矽肺病,長期臥病在床。
家中經濟一落千丈,生活重擔由辛勤的母親一肩扛起,她含辛茹苦撫養年幼子女,還得負擔父親龐大的醫藥費,在我幼小心靈烙印著母親傳統堅毅不撓的背影。就是這股不被命運擊敗的意志力,讓我自小把握能改變現狀的大小機會,義無反顧承擔命運挑戰。
阿信精神,13歲勞碌扛家計
猶如日本電視劇《阿信》的堅忍刻苦,環境使然,讓我從小不得不學習獨立,小學時期就常半工半讀。13歲起,成為家中重要的經濟支柱,當時我打工一天才賺三斤米,可吃兩天,如果有一天沒工作,全家就會有斷炊之虞。

為減輕母親的負擔,我甚至身兼三份工作,清晨天未亮之前就先打工,再赤腳匆忙跑到學校上課,放學鐘聲一響,又衝出校門接第二份工作,尤其周末假日更是工作滿檔,努力賺錢貼補家中日常生活所需,小小年紀,「台灣阿財」便活在生存奮鬥的考驗之中。
自從父親事業失利並開始長年臥病,貧窮帶給我的壓力與動力,以及家人迫切的需要,使我的童年自我覺醒很早,因為想從貧窮中翻身,讓我非常看重學業成績,經常挑燈夜讀。還記得那時為了提醒自己要殷勤不懈,一邊腳底泡著水,一邊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唸書,深怕疲倦時一不小心就睡著了。

為了扭轉命運,我總是想著如何盡己之力餵養自己和所有家人,想著要如何勤奮努力、熱情工作,滿心期望全家人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。
專業為本,初試啼聲
與大師合作,奠定技術基礎
青少年時期,我在瑞芳高工念初中部土木工程科,雖曾經四處打工,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是到二哥經營的木材工廠上班。

在木材工廠,我觀察到很多人為弊端、帳目不清,例如木材與單據核實不符,造成工廠浪費成本而無從稽核,和總是被客戶賒帳等問題,因此積極介入與強勢管理,無論風吹日曬雨淋,都踩著三輪車外出送木材、催收帳款,終於在兩年內轉虧為盈。

學習具備耐心與毅力、知人善任、吃苦耐勞與洞察弊端,是這兩年當中最大的收穫。
凡事只要努力,總是會被看見,二哥覺得我待在木材工廠太可惜,工廠旁的餅店陳老闆也有相同想法,便各出資讓我創業,從承攬工程的小包商做起,那年,我25歲。

民國50年,我人生第一次承包的工程,是與大名鼎鼎的建築大師修澤蘭女士合作,籌建永和電信局。修澤蘭與夫婿傅積寬先生,對工程的要求極為嚴格,對我來說是相當好的淬鍊與提升,雖然當時承包多件修澤蘭的建築工程,幾乎都沒有利潤,這些經驗卻增長我建築的技術與知識,奠定日後蓋「販厝」-集合式公寓的良好基礎。
改變一生的工程-興建台北摩門教堂
在興建政大公企中心的工程中,意外與摩門教結緣,從開始的志工服務,到參與教堂興建、落成,我因為與這摩門教的不解之緣,連兒女都跟著一起受洗入教,成為虔誠的教徒。

摩門教會的建案中,我以專業與誠實贏得信賴,當時教會採購板模用木料,其他廠商以製作高級家具的黃檜報價,過往土木工程學歷和木材工廠工作經驗告訴我,板模使用黃檜是一種浪費,而以松木報價,不僅價格低廉,木材又合用,加上悉數奉還會計溢付的工資,自此建立教會對我的信任。
承攬摩門教堂營造,讓我賺進人生第一桶金,學習到的建築知識與經驗,投入人生第一個自己的建案:永和水源路公寓,正式踏入建築業,加上過往累積的專業,和與名建築師修澤蘭合作的經驗,讓我對日後推出的建案駕輕就熟。

事業奮鬥的過程中,屢屢遭逢如石油危機、通貨膨脹、中美斷交等國內外政經局勢的波濤衝擊,許多人一夕之間傾家蕩產,我咬牙苦撐,靠著專業、堅持、誠懇,穩步走到今天。當年的第一桶金,因聽從母親意見為二哥購地、建設工廠耗盡,無償供他使用,未料多年後建造「大萊雙和金鑽」大樓成為事業總部,還獲得「福爾摩沙建築金獅獎」,受邀進入總統府接受表揚,人生的際遇,令人莞薾。
感恩傳承,投身公益
欠三百,還百萬
就讀瑞芳高工前身-瑞芳初工土木科時,因為家境清寒,放學後還要挑番薯或煤炭上山回九份,轉賣賺取微薄的收入因應家用。但無論怎麼拚命賺錢,家中經濟還是一直捉襟見肘,初三那年的三百元學雜費,直到畢業都無法繳清,母校從未和我追討這筆欠款,讓我順利完成學業,領取畢業證書得以繼續升學。

2015年,我以慈祐教育基金會名義,每年捐款二十萬元給母校瑞芳高工文教基金會,獎勵優良教師與幫助弱勢家庭學生,多年來捐贈金額已超過百萬元,了卻一樁心願。
在事業發展過程中,希望能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,從小是「飛毛腿」,屢屢在賽跑項目拿下第一的我,透過參加歐洲經貿訪問團,接觸並參與台灣的各個體育組織,出錢出力振興體育,1977年我擔任第三屆世界盃跆拳錦標賽-國家代表隊副領隊,更是畢生榮耀。

隨後我陸續贊助多個單項體育協會理事,同時長期捐助教育與文化團體,如建國中學樂旗隊、孔孟學會,擔任新北市銀髮族協會理事長,成立長松社會企業,建設慈祐儒院宣揚儒家思想,提倡仁民愛物及尊師重道等,感恩是幸福的,時時惦記著報恩之心,讓我的奮鬥增添不負所助的動力。
篳路藍縷打造人生殿堂
在我的信念裡,人生沒有輕鬆的,就如同聖經所說:「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。」

回顧我的人生,確實也很少休息,六十五歲以前幾乎每天都在工作,但我不覺得苦,反而樂在其中。勤勞,讓我脫離貧困;儉樸,則讓我覺得富足,奮鬥拚博的過程累積出的實力與韌性,讓我在人生遇上挫折時,比較挺得住,難不倒。

我處事的理念很簡單:「勤奮於己,忠誠於人」,追求卓越和不斷自我反省,透過閱讀的習慣讓思慮周詳,跟上時代脈動,也重視「飲水思源」和傳統美德。感謝人生中遇到的許多貴人,熱情有愛的人幫助我、教導我,賢能者則成為我的典範,也感謝家人朋友相伴,人生至此,自己感到圓滿愉快。